当前位置:相濡以沫>历史军事>大明求生记> 第三百八十八章 激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八章 激战(1 / 2)

城外躲在挡车中及挡箭牌后面的鞑靼弓箭手,往城墙上连续地发射重箭,有些高抛的重箭落在了瓮城内,射伤了几个京城兵,所以就乱哄哄起来了,叫骂声不断。

而城墙上明军加上辅兵不到二千兵,拼命地往附蚁上来的鞑靼兵扔石头、砖头、擂木,还有火油弹。只因为东胜城只有城门口一段是外包城砖,其它地方都是夯土而筑,许多鞑靼兵利用手中的短刀,用力插在城墙上就能攀爬而上。一时间双方伤亡惨重,虎贲团一个连的钟连长来回不停地在城墙上“救火”,可是一公里长的攻击面,根本救不过来,随着攻击时间许多鞑靼兵纷纷地攀爬上了城墙,能攀爬上城墙的鞑靼兵都是非常彪悍且个人武艺高强之辈。

钟连长不断地从城门楼抽调虎贲团一个连分批次往城墙上左右两翼三十人一队,攻击前进,把爬上城墙的鞑靼兵缠斗起来,最后眼看挡不住,又把火枪兵跟虎贲团混合起来,前面十人是虎贲团的刀斧手,后面紧跟着十名火枪兵,这样的混合编制前面的刀斧手碰到鞑靼硬碴子时,后面火枪兵救来一个齐射,这也是平时操练时的科目,当刀斧手发一声喊集体矮身时,后面的火枪兵就对着前面放枪。武功最高也是一枪撂倒。就这样慢慢稳住了城墙上的局面。

可是在城楼处,没有了火枪兵的防守,守住城门口后,鞑靼很快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往城门洞进攻了,原本城门比较单薄,加上百年来没有修缮过,鞑靼的一队千人骑军撞破了二道城门,攻进了瓮城中。

当鞑靼在砸城门时,瓮城中的三千京兵,一阵慌乱后,在各自的营管带领下对着城门洞列队,说是要阻击进入城内的鞑靼兵,还在内门洞口放置了大量车架,用来阻挡鞑靼骑兵的冲入。

就这样三千明军跟一千鞑靼骑军在瓮城中厮杀搅合在了一起。而在城楼处的几十门火炮,拼了命地往城下发射,用来遮断后续鞑靼骑兵的攻入。

此时的驻守太监季融趴在城头,拼命地叫喊着杀啊杀啊,让跟随的百人护卫队对着瓮城中的鞑靼骑兵放箭。很快羽箭就放完了,这时才想起补充的箭矢在瓮城中放着,城上根本没有多余的羽箭。一时间光叫喊,没什么动作了。瓮城中的这一场绞杀很是惨烈,明军是用大批的盾牌刀斧手挡在前面,后排的长枪手不断地刺杀,堪堪挡住了鞑靼骑兵的冲锋,虽然鞑靼骑兵有马上优势,只因为瓮城内就这么大点地方,马速提不起来,进入城内的鞑靼骑兵又是添油战,双方不断地添加作战人数,可谓是有利有弊,内外城门口就像是台绞肉机,不断有人倒下死亡。

东城门外,随着火炮全开,城头的重炮及大将军炮及御虏炮不断地轰击之下,鞑靼骑兵的攻势终于奔溃了,刚刚从左右两翼包抄而来的二股骑兵被数量众多的御虏炮打散了,而且每一次的炮击后,都会收割许多人命,剩下的最后心里防线动摇了,只要有人往回逃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随从。而后面的众多鞑靼骑兵及重甲骑兵被不断打来的炮弹遮断,上前不得,退下又不甘心,不退被动挨炮。

郝日烈颜不得不下令退兵,正当吹响退兵号角时,虎贲团第一营周寿弟,第三营林虎擂起了大鼓,从炮阵左右两翼对已经七零八落的鞑靼大阵发起了冲锋,这可是各三千盔甲骑兵的冲锋,郝日烈颜一看大势已去,吩咐赶紧移动中军大纛,往后缓缓地退却,重装骑兵护卫压阵,可是让郝日烈颜想不到的是明军的炮火跟着打,早以退出三里外,炮弹还在不断地在人群中炸裂开来,直到退出到五里外炮弹才停,回身一看,这短短的二里地面上早已血流成河,只留下伤病惨叫声。

鞑靼的中军退后,章越就命火枪营上刺刀,从壕沟里出来,成三排兵列线状攻击追击,一路补枪还来不及逃走,作困兽状的零散鞑靼骑兵。明军骑兵、火枪兵一出,炮也就停了,剩下就是骑兵的马蹄敲击地面传来的震动和密集的火枪声。

此时的鞑靼大军,已经跑的满山遍野,满眼望去已经没有打堆的人马,也有好几次在几个鞑靼头目的召唤下,慢慢地把四散而逃的溃兵聚集起来,刚凑满百人就被虎贲团的千人给冲散,老将周寿弟很明白,只要鞑靼骑兵抱成团,人数有三百时,其战力就会非常强大,如果有千人时,就可以跟目前追击的虎贲团对峙起来。

前面鞑靼骑兵为了躲避炮弹,把队形分散开来,现在撤退时,想要结集起来就不太容易了,正好被明军抓住了战机,虎贲团专门往人多的地方冲杀,造成了鞑靼军的大溃败。

北城门的瓮城内,一场冷兵器的搏杀已经分出胜负,冲入瓮城内的鞑靼轻骑军慢慢占据了上风,大批的明军丢下补给粮草往侧门逃离,在侧门外有一个总旗官站在三门火炮及几十门虎蹬炮阵中大喊道:“上瓮城放箭,快快上瓮城放箭。”慌乱之下一部分明军就上了瓮城,而一部分却往城内逃。

自鞑靼攻入瓮城后,钟连长就明白情况要糟,就派出了一队小旗的火枪兵,防护瓮城侧门外的三门炮阵。这个侧门没有城门,所以不断有明军从侧门进进出出,当瓮城内的明军溃败后,溃败下来的明军就朝侧门逃入城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