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阴魂不散(1 / 2)

宋春雪迷迷糊糊中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她下了床,穿着袜子走到院子里。

“三娃,你怎么才回来?”

三娃无奈,“我去送谢大人了。”

“……”宋春雪瞬间清醒了些,想到自己跟谢大人喝了酒,自己先醉过去了。

被三娃看到,有些丢人。

她转过身,“那什么,你早些睡,我去厨房找点水喝。”

“嗯,那娘早点歇息。”

宋春雪来到厨房,发现案板上的面没了,碗里却留着干拌面。

看来三娃吃过饭了。

她这会儿肚子空空的,想热了面吃,但脑子昏昏沉沉。

算了,明早起来再吃。

次日,宋春雪一觉睡到自然醒。

一睁开眼便看到阳光从窗户的缝隙里透进来,她慌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今日这般晚了吗?

她很少睡过头。

她还要三娃烙饼来着。

匆匆忙忙的穿上鞋,来到厨房,发现桌上摞着几个洋芋韭菜盒子,三娃已经烙好了。

锅里还留着荷包蛋,打得不比她的差。

宋春雪端着碗坐在门槛上,边吃边想,三娃如今都不需要她来照顾了。

这是好事,可为何心里惆怅,不得劲。

吃过饭,她又急忙给自己缝衣服。

一着急就容易出错,她索性丢下针线去喂鸡喂驴。

反正是姚曼家的铺子开张,又不是她的铺子,穿得新与旧有何关系?

体面不体面的,是给别人看的,她何必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别人,把自己急成这样。

给花园里的牡丹松松土之后,她才慢悠悠的回屋缝衣服。

不料,不到半个时辰,她就缝好了新的裙子。

中午眯了一会儿,在三娃回来之前,她裁剪过的所有布料都缝好了。

嘿,神了哎。

晚上,她炒了猪大肠,凉拌了猪耳朵,做了浆水荞面节节,等着三娃回来吃。

好在,三娃回来后直夸饭好吃,没问一句昨日跟谢大人喝酒的事。

“娘,回来的路上,我听说今年的党参很贵,大家都开始种党参了,咱家要不要试试?”

宋春雪意外,“你还留意了这个?”

“庄稼人嘛,我听到有人在吆喝着收党参,听说不少人已经开始种了。”

“嗯,大家都会见风使舵,今年大家都种,来年春天价格就要塌一半,到了明年后半年,就要成了烂白菜没人要了,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前世就是这样的,有两阵风吹来,大家第一年赚了,第二年赔了,第三年便没人种药材。

但是天底下的药材那么多,为何大家都要种一样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其实都懂。

但当商贩收药材的价格,其中一种格外高的时候,大家都会铆足了劲儿种其中一种。

宋春雪上辈子就种过,腊月在雪地里挖党参,手差点冻断。

这次,她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打算种黄芪,甘草,板蓝根,每样都种些,明年看情况。”

反正今年家里的粗粮够吃了,他种的最多的是麦子,白面人吃,黑面喂鸡,她就不信吃白面还能吃腻掉。

三娃点头,“娘已经打算好了就成,只是种药材也辛苦。”

“能有以前辛苦?”宋春雪不以为然,“大不了我不想除草的时候,就让它们自生自灭,反正天旱的时候,照样没收成。”

三娃笑了,猪耳朵的脆骨嚼得嘎嘣响。

“娘学会偷懒了就行,既然有钱了就别太辛苦,不然老得快。”

这孩子,还知道这个。

宋春雪的目光柔和了不少,将猪大肠的盘子往他面前推了推,“多吃点,这些今晚都吃完。”

……

一大早,宋春雪喂了家里长嘴的,摸了杏仁油换了新衣服便出了门。

姚曼的酒肆已经在热火朝天的布置了,门口的牌匾用红绸子遮住。

宋春雪帮忙摆放碗筷,检查各个桌子是否干净妥当。

吉时已到,熟人都来了,两串红红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宋春雪捂着耳朵,看着红纸屑高高的炸开又落在地上,空气中充满浓浓的火药味,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她很喜欢这个气味,这是喜事的味道。

姚曼人缘不错,加上她今日穿着曙红色的缎面中长衫,胭脂红的褶子裙在脚上翻飞,真真儿是人比花娇,美艳动人。

宾客来得不少,里面坐不下了,外面摆了十几张桌子,生意可谓是红红火火。

大家也懂事,吃完跟姚曼他们寒暄几句,付了银子便走了,说是以后会常来。

宋春雪不善言辞,便暂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