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相濡以沫>历史军事>多元三国说> 第38章:白门楼吕布殒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白门楼吕布殒命(1 / 4)

故事档案:白门楼吕布殒命

档案编号:xxxx-038号

故事发生年月:东汉末年,具体为公元199年2月7日左右,即建安四年十二月癸酉。

主要角色:

吕布:东汉末年著名武将,以勇猛善战著称,但性格多疑且反复无常。

曹操:东汉末年权臣,后成为曹魏的奠基人,以谋略和决断力著称。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与吕布有过多次交集,以其仁义和智谋闻名。

陈宫:吕布的谋士,对吕布忠心耿耿,但最终因吕布的固执而无奈。

故事背景:吕布在徐州被曹操围攻,因部下侯成、宋宪、魏续的反叛而陷入绝境。在吕布多次求援无果后,只能孤军坚守下邳城。

故事梗概:

吕布在下邳城被曹操围攻三个月后,因部下反叛而失去最后的希望。在城破之际,吕布被其部将宋宪、魏续生擒,随后被带到白门楼。在白门楼上,吕布向曹操求饶,并表示愿意投降并辅佐曹操定天下。然而,刘备却提醒曹操吕布的反复无常,最终曹操下令将吕布缢死。

故事影响与意义:

影响:吕布的死亡标志着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为三国时期的到来埋下了伏笔。同时,吕布的反复无常和最终失败也引起了人们对忠诚和诚信的深思。

意义:白门楼吕布殒命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吕布勇猛善战的一面,也揭示了他性格上的缺陷和命运的悲剧。

多元三国说:白门楼吕布殒命

风云变色,乱世之中,英雄豪杰如同剑出鞘,锋芒毕露。在这烽烟四起的年代,吕布,这位被誉为“飞将”的豪杰,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生死抉择。

白门楼上,月色朦胧,吕布身披战甲,手握方天画戟,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傲气。他身侧,陈宫、高顺等忠臣武将,皆是一脸悲壮,仿佛预见了即将到来的命运。

“曹贼欺我太甚,今日若不血战到底,誓不为人!”吕布怒喝一声,声震四方。他的话语,如同烈酒入喉,激起了一众将士的热血。

然而,曹操的兵马如潮水般涌来,将下邳城团团围住。吕布虽勇猛无匹,但孤军奋战,终是力不从心。数日激战,下邳城破,吕布被迫退守白门楼。

此时的白门楼,已是一片狼藉。吕布站在楼头,俯瞰着下方的战场,心中满是无奈与不甘。他回首望向陈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公台,今日之势,你我皆难逃一死。但我吕布,宁死不降!”

陈宫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奉先,你我相识多年,我知你性格刚烈,但如今形势逼人,你若肯降,或可保一命。”

吕布冷笑一声,挥舞着手中的方天画戟:“我吕布一生,从未向人低头。今日纵是身死道消,也要让曹贼知道我飞将的威名!”

话音刚落,曹操的兵马已冲至白门楼下。吕布一马当先,率领残余将士冲杀而出。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吕布犹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一连斩杀了曹军数员大将。

然而,曹操的兵马如同海浪般连绵不绝。吕布虽勇猛,但终究难以抵挡。在连续冲杀了数个回合后,吕布的体力逐渐不支,身边的将士也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正当吕布陷入绝境之时,曹操的使者突然出现在战场上。使者手持曹操的亲笔书信,高声喊道:“吕布将军,我家主公爱惜将军之才,愿以高官厚禄相待。若将军肯降,可保性命无忧!”

吕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望向身边已经寥寥无几的将士,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悲凉。他知道,自己若是不降,这些忠诚的将士都将陪自己一同赴死。

然而,就在这时,刘备突然出现在战场上。他手持双股剑,冷冷地盯着吕布:“吕布匹夫,你昔日弑主求荣,今日又想投降求生?我刘备虽不才,但也要为天下英雄讨个公道!”

吕布闻言大怒,挥舞着方天画戟冲向刘备。两人战在一处,刀光剑影中,吕布的勇猛与刘备的智谋相互碰撞。然而,就在两人激战正酣之际,曹操的兵马再次发动了猛攻。吕布腹背受敌,终是不敌,被曹军生擒。

白门楼上,吕布被五花大绑地押到曹操面前。他抬头望向曹操,眼中满是倔强与不屈。曹操看着这位曾经的劲敌,心中也不禁升起一丝敬意。

“吕布将军,你今日还有何话要说?”曹操问道。

吕布冷笑一声:“曹贼,我吕布一生纵横天下,从未向人低头。今日纵是身死道消,也要让你记住我飞将的威名!”

曹操闻言,沉默片刻后,缓缓地点了点头:“我知你性格刚烈,但天下大势已定,你我再无回天之力。今日我便成全你,让你死得痛快些。”

说罢,曹操下令将吕布缢死于白门楼。一代飞将,就此陨落。然而,他的名字和威名,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白门楼一战,吕布虽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