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相濡以沫>武侠修真>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43章 生气的高主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生气的高主任(1 / 2)

在场的人都有点不明所以,达到设计指标不需要那么厚了啊。

4dl的人有一些不耐烦:“为了减重。”

高振东继续道:“我做的钢材我知道,592的密度与原钢材应该相去不远。既然其他条件都没变,那结合592的密度,说明按照原厚度不变,也是可以满足发动机功重比要求的,那谁来告诉我,为什么要减薄装甲厚度?”

这番话,直接把现场的人都炸懵了,对啊,既然功重比没问题,为什么要降低装甲厚度,更好的装甲钢,同等厚度不是可以获得更好的防御力吗?

高振东没有停下自己的话:“我不知道你们抱着那个防弹设计指标不放,却跑去减重是为了什么,我和相关厂所的同志做过试验,xx毫米厚的592,在xx法线角下,就可以防住127穿甲爆炸燃烧弹在75米射距下的射击。”

一听有如此的性能,防工委和使用方代表的眼睛都亮了,这个性能,是原来他们不敢想的。

762到127,差不多两倍的口径,带来的威力提升可远远不止两倍。

他站起身,走到挂在边上的4dl设计图纸旁边,指着车体部分:“首先,刚才讨论定下来射击孔只有三个,这个数量有点少了,至少车体后部应该左右各加一个射击孔,尾门上也增加一个。”

“都开了这么多通风窗了,也不在乎这点儿了。风扇通风系统的那点功率,想来对发动机的功率不会有什么影响。再说了,要做集体三防系统,想来是超压集体三防,超压集体三防难道就不需要进风口了?把两个系统的风道整合一下就可以了嘛。”

防工委领导和使用方代表神色一喜,从高主任风格来看,从来不放空炮,应该是发现了什么,有的放矢。

高振东继续发言:“装甲车的各大部件,我不是专业的,所以我说不出太多来,不过细节部分,我有一些想法。”

这本来就是后来新4dl试用车被部队吐槽最多的地方,762小水管没用,口径即正义。

未几,使用方代表正式向设计方提出:“同志,我们正式要求,不能削减装甲重量。”

结果高主任直接把这个坑绕过去了,另外给挖了个大坑。

其他人也都看向了他,等着他发言,这位的本事和脾气,刚才已经领教过了。

高振东转头对着他点头致意,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话:“维持原厚度,既能极大的增加装甲车辆的防护性能,提高战士们的战斗力和生存率,又不用去考虑你们所说的什么重心变化问题,就我个人意见来看,这個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

听见高振东这话,使用方代表没绷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最终如果落到正式成文的文件上,建议原则来说可响应也可以不响应,意见那就是必须响应了。

说完,高振东举了个例子:“别的不说,战士们上复杂地形的高地的时候,你让装甲车爬个山给我看看?”

“一辆车里坐了13个人,行进中却只有3把枪能用,而且火力不能全向覆盖,有点浪费了。”

高振东并不怕得罪人,搞技术工作如果想永远维持一团和气,那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也是在给工作添麻烦,人还是要有一些正确的坚持。

这是讨论,暂时不用等决议,高振东继续说自己的意见:“接下来这个,是我意见最大的地方,把车顶原来的127高射机枪缩减为762毫米机枪,这在我看来,是不能接受的。”

这话说得使用方代表连连点头,高主任虽然没上过战场,但是考虑还是很周全的。

讨论继续进行,眼看着事情解决得差不多了,高振东也想起了前世看到的一些相关的情况,而在这里还是如前世一般,无人想起。

建议和意见,在评审会、验收会等场合下,听起来差不多,但是意义完全不同。

“高主任,这是我们经过详细论证,最终确定的。762毫米机枪的火力,足够装甲输送车自卫。”

设计人员笑道:“车体后部的顶上不是有通风窗嘛,打开通风窗探出头来打就行了,再说了,射击孔观察条件差,不如通风窗看得清楚。尾门就更没有必要了,用来逃跑的时候射击?”

高振东摇摇头:“能在装甲车里有防护的打还是探出半个身子在枪林弹雨里打,我想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射击孔观察条件差,那就在射击孔上方开一个观察窗,用厚度合适的防弹玻璃作为防护,总比战士们光着上半身在外面强。”

写标准的人都知道有两个字:“宜”和“应”,在这里,建议就是“宜”,意见就是“应”。

高振东没停下:“不但要把762机枪改为127高机,而且,那个光秃秃的机枪射击位置简直是不过脑子,真打起仗来,有多少战士会牺牲在那个光秃秃的机枪射击口上,我都不敢想!”

其他专家也附议:“高主任说得有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