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相濡以沫>历史军事>晋血山河> 第322章 襄樊大战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 襄樊大战2(1 / 2)

带领这3千人突袭襄阳后方的,正是在抢夺浮桥之战中立下大功的猛将耿忠。他不是荆州人,是典型的关中大汉,据说是耿恭的后代。这个说法不知道真假,但他却颇有几分3百年前那位孤军守疏勒的名将的遗风,忠诚而勇敢。他原是虎步营的军官,司马越大4清洗禁军将领和军官的时候他也被波及了,无奈之下只好走了门路去投奔司马范,司马范见他忠诚勇敢,勇武过人,十分喜欢,便向司马越讨要。他手头上有4千荆州精兵,同时在荆州有莫大的影响力,司马越要借重仓皇地方不少,这点面子自然是要卖他的,所以将耿忠给了他。

耿忠也用实际行动回报了司马范,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身披重甲手持长刀,所到之处血肉横飞,俨然1台绞肉机,被他斩杀的叛军、胡人不知凡几。这次浮桥之战,又是他在浮桥已经多处着火的情况下带着数十名亲兵亡兵地冲了过去,杀散了十倍于己的叛军,成功地拿下了浮桥,不然的话这仗可就难打了。司马范大喜过望,表奏朝廷封他为破虏将军,划了3千人给他指挥。

现在,这个死神带着3千斗志昂扬的荆州兵绕过叛军戒备森严的扁山防线,出其不意的渡过汉水,向叛军发动攻击。这家伙确实是太猛了,叛军在汉水北岸筑有硬寨,环壕数匝,鹿角扎得密密麻麻,7百守军据硬寨而守,上万大军1起压上民不见得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然而他带领1千人冒着大雨发动进攻,只1个下午就填平壕沟、拔掉鹿角,攻入大营中。他披甲两重,手持长刀冲锋在前,那把沉重的长刀舞得刀光如轮,所到之处叛军头颅裂肢4下喷飞,数名叛军中颇具勇武之名的人物上前挑战,都被他1刀1个全部送走。叛军大骇,放弃营寨惊恐逃窜,却绝望地发现退路早已被封死,1顿砍瓜切菜,这几百叛军或被杀或被俘,1个都没跑掉。

拿下渡口后,耿忠留下5百人据守,自己带领两千多人直扑中庐、临沮。叛军主力被司马范钉死在襄阳前线了,留守这两座小城的只有区区几百人,还都是些老弱残兵。面对这样的对手,耿忠甚至都不屑于等待后方将大型攻城器械运过来,直接从老百姓家里借了些梯子,往城墙上1搭,踩着这些梯子便冲上城墙与守城的叛军展开肉搏。短短1天之内,这两座县城先后落入晋军之手,襄阳叛军的后路被切断了。

司马范接到捷报后大喜过望,说:“耿忠之勇,堪比当年西楚霸王!”立即增派了1千秦骑和1千步兵给耿忠,同时调动两千随军民夫让他们去抢收中庐、临沮1带的水稻。由于战乱,这1带的老百姓都跑得7788了,这些水稻留在田里没人管,再不收割就烂了!

抢收水稻的行动大获成功,两千随军民夫埋头苦干,将这1带4万多亩水稻抢收1空,得到谷物十6万斛,真是大获丰收。眼下秋高气爽,正是晒秋的好时机,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奇特的画面:襄阳前线血火满天,鲜血染红汉水,而后方却是金灿灿的1片,谷堆成山!

反差未免太强烈了点。

粮食是抢到了,但怎么运回去却成了大问题。

想把粮食运回去,最好的选择莫过于水运。南阳境内河道纵横,航运发达,运粮船可以轻松将粮食送到大多数的县城,再以县城为中心分发给缺粮的民众。然而水路现在是走不通的,因为襄阳还在叛军手中,运粮船逆流而上,马上就会遭到襄阳叛军的攻击,巨型床弩和投石机1起砸过来,甭管多大的船都给你砸沉。想把这些粮食运回去,得先将它运到南岸装上牛车,运上45十里,绕过襄阳叛军的攻击范围直抵唐白河与汉水的交汇处,在那里装船再往北运,这效率无疑是非常低的。而眼下,他们连这么低效的运粮手段都没法用。

因为王如亲自率领的5万大军已经水6并进,撼天动地的杀过来了。

面对这个搅得荆州鸡犬不宁,明明已经被北宫纯打断了脊梁骨却还是能够利用西晋高官的自私与愚蠢咸鱼翻身,在短短几个月内又拉起数万大军的对手,司马范不敢有丝毫大意,急调驻扎在新野的羌昱部过来帮他钉住襄阳叛军,自己则亲率3千荆州兵经浮桥渡过汉水返回樊城,再迅速南下,在陈家渡再次渡过汉水,与耿忠会合,随后将所有晒好的谷物全部运入中庐、临沮2城,留1千人严防死守,他则亲率大军顺流而下,直扑宜城。

他要抢在王如大军到来之前抢下宜城。

宜城同样也是1座不起眼的小城,但它的位置却十分重要,就卡在汉水之畔,只要架起几部床弩便可以轻松封锁航道。它出了门就是浩浩荡荡的汉水,而背后则是蛮河和蛮河制造出来的大片湿地和小湖泊,这种地形对于1支兵力多达数万,必须携带大量辎重的军队来说是极度不友好的。而它对岸是1片窄窄的平原,穿过这片平原便是连绵的丘陵和山地,这对于大军而言同样很不友好。1旦占领了宜城,摆在王如面前的选择就两个,要么倾尽全力来争宜城,在这种恶心到姥姥家的地形跟晋军打1场硬碰硬的城池攻防战,要么撇下运载着海量物资的船队沿着南岸小平原推进,直扑唐白河。只是这样1来,停在江面上的那支庞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