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相濡以沫>历史军事>晋血山河> 第385章 头疼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5章 头疼(1 / 2)

司马诠说:“但这样1来,损失就全由国家扛了。”

李睿点头:“确实如此。但是有些损失,必须由国家来扛,不能总想着占老百姓的便宜。”

司马诠明白了:“大司农的意思是,由军屯来试种?”

李睿说:“是的。老百姓00散散的种,示范效果终究不如军屯。”

司马诠说:“朕明白了,大司农是想在最短时间内将这占城稻的影响力推到最大,让老百姓在最短时间内喜欢上它,接受它啊!”

李睿笑:“就是这样。”

拿定了主意,马上便开始着手安排。

其实这事并不难,事在大半个江汉平原都已经被晋军控制了,海量未开垦的荒地和无主的土地也收归国有,要划出十几万亩水田来充当试验田,并不是什么难事。至于种田的人就更好找了,在平定王如之乱的时候晋军俘虏了大量叛军,这些叛军里有大量荆州土著、巴蜀流民,还有不少5溪蛮夷,都是擅长种植水稻的高手。晋军俘虏他们之后将他们打乱,百户为1保安置到广袤的江汉平原上,成立1个个军屯,将那1些无主的土地分给他们耕种,每年土地产出的1半要上交国库作为对他们的惩罚,这种惩罚将要持续十年……都造反了,总不能不让他们付出1点代价吧?

现在,这些军屯正好派上了用场。

李睿精心挑选了1些军屯,这些军屯的军田加起来得有个十几万亩,足够了。而那位精明的使者早在回国之前便连坑带骗,带了几十名擅长种植占城稻的农民回来,李睿安排他们到各个军屯去充当老师,教军户们怎么种田。

军户们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种下去只需要3个月便能收获、1年可以种植两季的水稻的,不过他们都是战俘,生死不过是朝廷1句话的事,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去学,免得朝廷1个不爽,把他们给砍了。

事实证明,听话的人是不会吃亏的,好日子正在等着这些老实巴交的军户。

在李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1场的时候,在南方,战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羯胡主力南下之后,北方的军事压力骤减,北宫静马上抽调天威军南下,围攻江陵。

然而,江陵这块硬骨头着实是不好啃,天威军加入战场后猛攻十余日,投掷的巨型石弹多达千余枚,将江陵城墙轰塌了多处,却依旧无法将它拿下来。眼见王如如此凶悍、顽强,北宫静也是火了,将襄城地区的防务交给李睿,自己亲自南下,去会1会王如,她倒要看看这块茅坑里的石头到底有多硬!

抵达前线后,北宫静发现江陵城确实是非常坚固,巨石投石机发射1百5十斤重的石弹都不大砸得动那坚固的城墙,最要命的是长江对岸的杜弢还不断渡江来援,虽说规模都不是很大,但牵制了晋军众多兵力,每次在晋军攻城的最关键时刻表对面就派1两千人渡江,这样搞法谁也受不了。此外,王如、杜弢还收买了夷陵山区的王溪蛮夷,让他们不断从山区冒出来袭扰晋军,每次都是袭扰1下便立即退入山区,烦人得很,晋军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简直烦透了。

弄清楚情况后,北宫静很快便拿出了应对之策。她首先下令耿杰带两千人前往夷陵屯驻,待其站稳脚跟后又调集两百多辆4轮马车满载粮食军械,与千余民夫1起前往夷陵,准备在夷陵筑城,以遏制5溪蛮夷的猖獗活动。5溪蛮夷很快便捕捉到了这1机会,当运输队5进入山区后,数千人马从高山密林中杀出,准备将整个车队给劫了,狠狠地发上1大笔财。

然而,令他们惊愕的是,当他们包围车队后,等待他们的并不是健壮而手无寸铁的民夫,而是1支剽悍的军队。那些“民夫”皆持短兵奋勇而前与他们短兵相接,连每辆马车也跳下数名盔甲整齐的精兵,皆执弓弩长矛,列阵而战,试图狠狠发1笔财的5溪蛮夷登时1脚踢上了铁板。当他们被晋军缠住脱身不得的时候,羊绣率领1千越骑鬼魅般出现在他们身后,只1轮冲锋,凶悍的5溪蛮夷便崩溃了,被当场斩杀千余人,被俘两千余,几近全军覆没。

北宫静下令将那两千多名俘虏关押在夷陵,派人传话给5溪蛮夷首领:想要赎回这些被俘的青壮?可以,1名战俘换1头牛,牛送到了,马上放人。她要价很高,但却又没有高到离谱,5溪蛮夷能够接受,却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弄到这么多牛进行交换,1时间,针对晋军的袭击完全消停了下来。

摆平了5溪蛮夷之后,北宫静命令耿忠率领天威军8千余人顺流而下,在彭泽渡江,与1直坚守在豫章的萧育会师,联合华轶所部数千精兵,共计1万8千人马经宜春向长沙发动猛烈的进攻。这1记勾拳直接将杜弢给干懵了,赶紧将主力调往长沙方向,以抵挡耿忠、萧育的攻击,再也顾不上他的好兄弟王如了。

逼退杜弢后,北宫静双下令从江州调大小战船1百余艘,逆流而上,直抵江陵城下。江州兵战斗力不算强,北宫静没指望他们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不过那些战船却是帮上了她大忙,靠着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