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相濡以沫>历史军事>晋血山河> 第414章 有误解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4章 有误解(1 / 2)

丰收的景象固然喜人,但烦心事也不少。

最典型的莫过于晒麦子。

这时正值盛夏,正是多雨的季节,运气不好的时候1天能下3场,或许下得不大,但刚好就够淋湿你的麦子,就问你气不气。这让那些老百姓有点儿不知所措,以前他们1年只种1季粟,是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的,因为粟收获的时候正好是深秋,那时整个华北平原干旱少雨,如果不怕鼠雀偷吃的话,他们可以将粟1直摊在晒谷场上,根本就不用收,只是偶尔翻1翻,等到它干透了再用风谷机去除杂物归仓。可现在不行了,现在是盛夏,时不时1场雨,你敢不收就等着麦子在晒谷场上发芽吧!

也真是够烦人的呢!

“你们也别头疼了,想想荆州那边,那边雨更多,但是却要在这个季节晒稻谷……”

李睿安慰被那频频落下的雨折磨得快要崩溃了的地方官吏和老百姓。

还别说,他是懂安慰人的,想到南郡、江夏、义阳等地那些倒霉蛋比自己更惨,大伙顿时就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这边在努力收割,那边就有大队壮劳力赶着牛扛着犁耙浩浩荡荡的来到收割过的麦田里,开始翻地准备种粟了。大伙都在埋头苦干抢农时,现在多雨,不是晒麦子的好时候,但却是播种的好时机,这样的机会1定要抓住,不然他们又该为如何引水灌田而头疼了。

从襄城到南阳,到处都是1片忙碌的景象。

地方官吏把老百姓组织得还算不错,李睿颇为满意。看样子接下来的事情让祖逖盯着就行了,他用不着去操心了。于是他跑到自己那片棉田去看了看,看到种下的草棉1株株长得十分茁壮茂盛,而且开始结棉球了,他更是满意……看样子这个冬天他就可以盖上棉被啦,太棒了!

带着丰收的喜悦,他带着自己的侍从离开襄城,取道南下,来到了襄樊。

襄樊的实验田里,数万亩占城稻已经成熟,饱满的谷穗将稻秆压成了弓形。整个南郡的老百姓都震惊了,每天都有很多人跑过来,看着那几万亩已经成熟的水稻,再看看周边依旧绿油油的禾苗,发出阵阵惊叹:“这是什么稻种?怎么长这么快!”

是啊,真的是太快了!在他们的常识里,水稻成熟少说也要比麦子晚上两个月,可现在麦子前脚收获,这边水稻后脚便成熟了,这真的是……

做梦都不敢想象的美妙画面啊!

李睿跑田里查看了1番,对南郡郡守的工作表示满意:“还行,病死的禾苗几乎没有,被鼠雀偷吃的也不多,裴郡守,你干得挺不赖的!”

南郡郡守姓裴名元康,寒门出身,原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县令,由于在任上勤政爱民,并且在王如叛乱的时候积极组织民众在山区结寨自保,积累了1些名气,被司马范看中,提拔为南郡太守。老裴今年已经5十9岁,背都有点驼了,但精神头却相当的好,他笑着说:“都是大司农神通广大,从海外购得如此良种,才有了今日丰收美景,下官不过是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情罢了!”

李睿摆摆手,说:“话可不能这样说,种子再好,也得有人用心去种,用心去管理才有丰收,你做得很好,我在这里先给你记1功,回头上奏陛下,定要重重的赏你。”

裴元康1拜到地:“多谢大司农提拔!”

对李睿他是真心服气的。天知道这个年轻人是怎么懂这么多的,在北方推行麦粟轮作、两年3熟就已经够惊世骇俗了,还从海外购买良种,在南方推行1年两熟,更吓人的是,看样子他是铁定要成功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北方两年就能攒出至少够吃1年的余粮,而南方哪怕亩产量不怕,每年的粮食产量也要翻1倍!

神农再世,不过如此!

裴元康老家是山西的,他知道过去这些年山西被战乱和饥荒折磨得有多惨。乞活军是怎么来的?除了打不过胡人之外,很大1部分原因就是没有粮食了,继续留在山西只有饿死的份了!几万户山西民众只能跟着司马腾翻越太行山逃到中原就食,然而中原地区也是战乱频繁,灾荒不断,他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要多惨就有多惨!如果有充足的粮食,并州军民就算野战打不过匈奴人,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野战打不赢你,我坚守城镇跟你耗还不行么?我以粮食为报酬请拓跋鲜卑当打手揍你还不行么?

西晋说到底就是吃了粮食大减产甚至绝收的亏,最终栽在这上面了。

李睿的出现让裴元康看到了摆脱粮食减产甚至绝收的魔咒的希望,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任命李睿为大司农更正确的事情了,这个年轻人简直就是上苍垂怜晋人,让他下来拯救晋人的!

李睿扶起裴元康,说:“裴郡守不必多礼,这是你应得的。”

摘下几粒谷子放进嘴里嚼了嚼,然后吐了出来,说:“可以收割了。不过眼下正是多雨季节,裴郡守你1定要安排人手,做好防雨工作,可不能让几个月的辛苦被1场大雨给泡汤了!”

裴元康皱着眉头说:“这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