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相濡以沫>历史军事>晋血山河> 第470章 长大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0章 长大了(1 / 2)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中原大地,所到之处,白茫茫的1片,寒气如锋刃,连石头都给冻得嘎嘎裂开。

在这种泼水成冰的季节,最好的选择就是老老实实窝在家里烤着火侃大山,如果手头宽裕的话还可以整两个小菜,打几两浊酒,邀请几个朋友好好喝两杯。然而,晋人似乎并不打算这样虚度1个冬天。

对于他们来说,1年4季中,春夏秋3季都在忙着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整个人跟个种田机器似的,能抽空去看场大戏,听1段评书,或者练1练射箭、投枪,练1练刀法枪法,就已经是难得的享受了,只有在万物肃杀的冬天他们才会有大把的闲暇时间,想干嘛就干嘛,这个时候不躁起来,更待何时?

在豫州3郡,在荆州、湘州、江州、徐州、广州、交州乃至扬州,到处都集结着数百、上千、数千甚至上万的府兵,到处都在热火朝天的训练。朝廷派出不少将领到各地去,这些将领不仅要负责各地的府兵的冬季训练,还要负责给他们打分,如实向朝廷上报他们的表现。表现出色的,不仅可以得到奖励,将来朝廷要对外用兵,会优先从他们那里挑选兵员,甚至整个团1起调走;表现差的,不好意思,通报批评,告诉全国这个地方的府兵很差劲,连训练都不上心。

1旦得了差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朝廷会派人下来追查原因,为什么表现会这么差?是地方官吏不用心组织,还是府兵待遇被克扣心怀怨愤无心训练,又或者是府兵被以次充好,把1些地痞流氓小商贩塞进来顶数?反正甭管是什么原因,上至地方大员下至地主士绅,都不会有好果子吃。这几年来,因为没有抓好府兵的训练而丢掉乌纱帽甚至被丢进去吃牢饭的官员可不在少数,因为侵占府兵田产、欺凌府兵及其家眷而丢掉脑袋的土豪劣绅,没有1个营也得有两个连了。对于地方官员来说,每到冬季,那些府兵就是妥妥的大爷,平时怎么样先不说,到了冬季大操练,1定要让他们吃好喝好睡好,祈祷他们能有良好的表现,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他们这些官老爷的前程甚至身家性命!

那位在司农对待平民百姓很好,对付莘莘学子很好,对待军队更是好得不得了,唯独对待他们这些官员没啥好脸色,有功劳那肯定是有赏,犯了过错那就1定会处罚,而且是顶着格判,同样的罪,他们所遭受的惩罚远比平民百姓要重得多。比如说小偷在大街上偷了几百文钱,被逮住了,顶多就是挨3鞭子,但他们要是敢贪污几百文钱给逮住了,起码要挨2十鞭。

3鞭就能把人抽到休克了,如果不想打出人命来的话,这2十鞭得分成半年来打,1个月打3鞭……也就是说,整整半年时间,犯了事的官员都在挨鞭子-养伤-再挨鞭子-再养伤之间循环,这滋味可想而知。

不过当官的似乎都是贱骨头,李睿这样对待他们,他们居然1个个都高声赞美,吹捧大司农颇有商君之风,大晋1定能在大司农的治理下强盛起来。不拍马屁也不行,这几年李睿废除了9品中正制和举孝廉,不问出身用人唯贤,通过1轮轮科举,已经从民间筛选出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有的在乡下担任保长,有的在县衙里担任师爷、县丞甚至是捕头,拿着微薄的薪水熬着资历,1个个眼睛发绿的盯着他们头上那顶乌纱帽,盼着他们赶紧犯错滚蛋,好腾出位置来呢!

当然,他们也在用同样的目光盯着自己的上司,祈祷着上司尽快犯点事好滚蛋,给自己腾出个位置来。

用李睿的话来说,3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但两条腿的官大把,不行就赶紧滚蛋,给有能力的人让位!

现在的官员可没有西晋时期那么桀骜不驯了。西晋时期那些名士那叫1个傲,朝廷请他们去当官他们都不干,就算去当官了也是1个不爽,挂起官印就走人,朝廷根本就拿他们没办法。可那时跟现在怎么能比,那时的西晋政局动荡,上升渠道都让世家门阀给垄断了,而且司马家的统治异常黑暗,动不动就大清洗,1轮清洗就有数千人人头落地,夷3族的例子数不胜数,末世气象尽显,谁乐意当这个官谁是傻子!而现在的新朝廷却尽数抛弃了那些沉疴,击碎了由世家门阀打造的玻璃天花板,让出身低微的人也有了展露才华的机会,新朝气象越来越明显了。司马家是不配拥有这片基业的,改朝换代只是迟早的事,他们这些官员只要老老实实办事,就可以捞到1份从龙之功,这个时候谁再来耍什么名士的脾气,动不动就挂印而去……

估计同僚们会激动到热泪盈眶,争相从不大宽裕的薪水里拿出1些来凑1凑,举办盛大的宴会,集体欢送傻逼离开,然后为他留下的位子大打出手。

各州、县乃至乡镇的官吏尽心尽力操办,府兵的冬季训练1年办得比1年好。那些府兵也十分争气,训练起来非常卖力,不管是行军、列阵还是个人技战术,都刻苦学习,不敢有半点松懈。因为大司农每年都会随机抽查,挑选1些地方的府兵进行较量,较量内容可能是行军拉练,可能是列阵而战,也有可能是单兵对抗或者小队对抗,谁也说不准,但必须作好准备。对抗中取得优胜的可以得到丰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