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相濡以沫>历史军事>吾乃逆臣林寿> 第005章 家徒四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5章 家徒四壁(1 / 3)

林寿下山了,怀中抱着林婉儿,旁边跟着林大娘,像三个泥猴似的,在呼啸的山雨中艰难地攀爬下了臧华山。

刚刚清泉道馆门口发生的一切,林大娘一直想问问这个林大郎心里到底是咋想的,平白无故地招惹上道观,这可不是明智的选择。

特别是这清泉道馆,还是整座山东布政使司内最大的道家寺观,曾经还授过当今皇上的嘉奖哩,可是话到了嘴边,又不知如何开口。

在推开林大娘家的篱笆大门后,林寿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了。

本就是大病初愈的身体,又是淋雨又是爬山的,身体早已超过了负荷,能支撑走到家门口,也全凭着心底那股不服输的倔强性子,一脚踏进了东厢房,林寿连同怀中的林婉儿“哐当”一下就摔倒在地上。

林大娘哎呀一声尖嚎,再也不去问什么缘由了,敲锣打鼓地喊来周围的七邻八舍,手忙脚乱的将林寿兄妹两人扶上了床头,一摸两人的额头,热得直烫手。

林大娘的眼泪又下来了:这下可好了,兄妹俩这会儿要一起去了。

林寿强行睁开眼睛,阻止慌了神的林大娘给他和妹子的嘴里灌掺着香炉灰的水。

那东西不治病,喝多了还有可能得结石,林寿可不想自己旧病没去接着再得上肾结石。

“林大娘,别瞎忙活了,赶紧去煮一锅姜汤,再用热毛巾盖在丫头的额头上,多盖上两床被子出出汗就好了。”林寿小声地冲林大娘吩咐道。

林大娘这才仿佛有了主心骨,赶紧跑去厨房里熬姜汤。

好在山东自古就是种姜大省,农民家里平时都备有不少老姜,林大娘这才在这紧急关头没有再捉瞎。

等林寿和林婉儿每人都灌了三碗热乎乎的姜汤后,又缩在被窝里出了一场大汗,林寿这才可以确定,他跟妹子林婉儿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第二天清晨。

林寿清醒过来,瞅了一眼靠在门槛打瞌睡的林大娘。

“大娘,您先去休息吧,这一夜您也累得不轻,回去好好地睡上一觉,妹子这儿我来照顾。”他小声唤道。

林大娘早已困得脑袋只打瞌睡。

昨夜她又是熬姜汤,又是烧热水的,忙活了整整一夜,等林寿跟林婉儿两兄妹的体温彻底降下来了才放了心。

可以说,他两兄妹的命,基本上就是这个五大三粗的女汉子给救过来的。

这是恩情,得谨记一辈子。

送走了林大娘回去后,林寿也摸着咕咕直叫的肚子起了床。

门外的天气不错,艳阳高照的,照的人身上若不是脚下的泥土还有几分湿润,谁会想到昨夜下了整整一晚上的瓢泼大雨。

桃花流古韵,杨柳吐新芽,初春时节是最能引起士子心中诗意的季节。

假如还是当年林书生的话,此时肯定会有几句当下流行的古诗词咏颂出来。

但是现在这具身体里的灵魂是林寿,所以他就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意境,只想着能找点东西好填饱肚子。

翻找了一圈林大娘家中的柴房,在饭锅的斗笠下除了一碗野菜糊糊之外,就再无别的可以食用的东西了。

这让林寿都忍不住怀疑,恐怕老鼠进来这间柴房,都得含着两炮泪再爬出去。

好在在碗柜的最深处居然还有小半碗小米,黄橙橙的,看着都是那么的诱人,林寿轻捻着碗中的米粒,真就是可以少到能数得清米粒的多少,不过总是聊胜于无,特别是林寿肚中饥饿的声音越来越大。

他赶紧用葫芦瓢子舀来半瓢凉水,想了想,又舀了半瓢,这才将碗中的小米倒进了锅中。

咕噜噜的砂锅盖子响得是那么的动听,特别是肚中快要前胸贴后背的人听来,更是一种悦耳动听的美妙旋律。

米粥煮好了,清澈的都能看到锅底,林寿连喝了两大碗,才在嘴中滤出了一小撮米粒,嚼得甚是香甜。

林寿又给野菜糊糊添了两把柴火,烧得热热的端在了林大娘的屋前。

寡居家的卧房男子是不能进去的,林寿敲了敲窗户纸。

“大娘,你的饭我热好了啊,就放在你家窗户根上了啊,你先趁热吃了,吃完喽再睡。”

林大娘在卧室中轻轻地应了一声,听声音睡得正迷糊着呢,林寿也不方便多加打扰,退下身来。

回到柴房,林寿将锅中剩下的米粥全部滤到了小碗中,还算粘稠。

锅中剩下的清汤也不能浪费了,全被林寿一股脑儿喝下肚去,然后晃了晃腰肢,林寿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肚子里哗啦哗啦的水声,这是汤饱了。

他端着米粥回到东厢房,轻轻地将林婉儿扶起来。

这丫头自打昨天晚上就没醒过,虽然身体是不烫了,可是额头上一脑门的虚汗,一看就是身子虚弱的厉害,必须及早大补一下才好,不然以后恐怕会落下一身毛病。

有人参鹿茸熬汤最好,若是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