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清明羡慕(1 / 2)

这场流水宴吃的久,一直到半下午最后一波才完。亲朋好友和一些热心的妇人们留下帮忙,其他村人陆续散去。

顾二婶本想留下来,倒不是为了帮忙收拾,而是盯上了没弄完的菜肉。只是才在村人面前丢了面,顾二叔难得的要了点脸,将人拽走了。

“走啥走啊,你没见灶房里还有没弄熟的肉?”顾二婶气得锤自家男人。

顾二叔瞥她一眼,“秀才名下能免二十亩田税,大哥家才多少田?余下的给谁?”

放在以前,他能确定剩下的保准是他们家的,甚至能要过来大头也说不定。

可自打分家以来,大哥就变得愈发冷漠,才刚已经惹得他不耐烦了,再闹将下去指不定怎么样呢。

顾二婶回过味来,嘟囔一句,“不给咱们家还能给谁?”

大儿子顾春分劝她,“娘,且消停些吧。”

说实在的,大伯一家够意思了,得寸进尺只会惹人厌烦。

顾二婶叉腰,“行了,我不知道大哥啥态度啊?用得着你们爷俩联手念叨我。”

一家子吵吵闹闹的回去了。

顾二婶惦记的菜肉被顾老爹拿给赵家,“这阵天气大,放不住,亲家人多,拿回去一天就吃完了。”

赵爹说什么都不要,“我们来是贺清明喜的,哪能连吃带拿的?”

两人推搡几番,赵家还是没收。

顾老爹便将东西分给那些帮着洗菜刷碗的妇人,都是好东西,妇人们喜不自禁、连连道谢。

收拾的差不多了,亲戚朋友们陆续告辞。赵家要走了,顾大哥夫妻送他们到村口。

赵娘拉着顾大嫂的手,“你呀,没曾想还有这个福气。二房争气又不是忘恩的,脾性也好,往后好好相处,错不了。”

旁的不说,有个秀才二叔,小禾的学业就不愁了。

顾大嫂嗔怪一句,“看您说的,家里相处的一直都很好。”

“好好好,是娘多嘴了。行了就送到这吧,我跟你爹兄嫂子们就回了,有啥事捎信来,若是银钱不凑手,娘这还有。”

将赵家人送走,顾大哥夫妻俩回去,院里只剩里正一家还没走,两家有秀才的坐在一处说话。

里正问顾老爹,“你们家清明这回是去县学还是府学?”

过了院试就能上官方成立的学校——县学或是府学,一般来说府学的师资水平是要比县学强的。

但对于户籍不在府城的秀才来说,只有考取院试前十名才有资格进入府学,其他人就只能在户籍所在的县学念书。

对这个事顾老爹思索许久了,闻言毫不犹豫,“自然是去府城读书。”

张家人倒吸口凉气,里正赞叹,“顾老弟果断。”

顾老爹笑笑,孩子争气考上了,家里总不能拖他后腿。

“你们家呢?”

他以为张家是想叫两个孩子一道去县学,相互间有个照应,谁知张锦却摇头,“老叔,我不接着读了。”

顾清明惊讶,“张兄?”

张锦满脸洒脱,“我知道自己的斤两,这回侥幸过了院试已是天大的幸事,乡试我是不敢想的。与其浪费时间和银钱,不如寻个差事。”

活的通透。

顾老爹招手叫张志文过来,摸摸他的脑袋,对里正道:“这娃瞧着就聪颖,往后必有出息。”

“哈哈,承老弟吉言。”

他们家确实把希望放在了大孙子身上,他和儿子将家里从农家变成耕读之家,往后能不能再进一步就看孙子的了。

男人这边聊完日后打算聊田地,女人这边在看福妞走路。

“福妞长得真快,嫂子养活的也好,看着比一般这么大的孩子健壮些。”云竹瞧她迈着小短腿走的飞快,不禁想起过年时这孩子在自家炕上扑腾的样子。

小孩子果然一天一个样,稍稍几眼没看,变化大了。

顾大嫂逗逗女孩,对张氏道:“福妞快有三岁了吧,嫂子倒是能考虑再养一个了。”

她说的是虚岁,实际上福妞才一岁半左右。

闻言,张氏瞥在男人堆里说话的张锦一眼,脸上漫上绯红,“福妞还小呢,起码得等到四五岁。倒是你,苗苗都多大了,咋还没消息呢?”

女人们凑在一起就是这些个话题,云竹压根插不上话也不敢插话,生怕这把火烧到自个儿身上。

好在张二嫂出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她红着脸小声道:“我,我八成是有了。”

张大嫂眼睛一亮,“弟妹你有了?”

张二嫂颇不好意思,她本不打算说的,还没叫人看过呢。刚才话赶话的,哪曾想她竟说出来了。

不过她生养过,这感觉八成不会有错。

张家妯娌间的关系不错,张大嫂替她高兴,“怀上好,这可真是又一桩喜事了,往后两个孩子能作伴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