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相濡以沫>历史军事>晋血山河> 第415章 破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5章 破城(1 / 2)

李睿1本正经的说:“那是以前!从现在开始,在那些风调雨顺的年景,水稻亩产量达不到6斛的,地方官吏的考评就别想拿到优了!”

裴元康:“……”

老大,你这样整法很容易要了地方官员的命啊!照你这样整,那些郡县的官员1年到头都不用干别的了,泡在田间地头跟农民伯伯打交道就得了!

收获完之后自然是整理水田,重新育秧、插秧。如果说1开始农民和地方官员对于这种来自海外的稻种还心存疑虑的话,现在他们对占城稻可以说是心服口服了,这玩意儿不仅产量高,还成熟得快,没有比它更完美的稻种了!大伙干劲那叫1个足啊,1天到晚都泡在田间地头,根本就不知道累为何物!而那些没能种上占城稻的家伙1个个捶胸顿足,嗷嗷叫着找上门来要购买稻种……1年种两季水稻真的太辛苦了,这种苦还是让他们来吃吧,他们真的很喜欢吃苦的!

不过眼下他们就算买了稻种都没法种,因为目前可以种水稻的良田是有限的,而且也种上了传统的水稻,再有34个月就能收获了,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把那些水稻铲了重栽的,他们买下了稻种也只能等到明年才能种植了。

古代农民大多都是自己留种,而留种的方式也挺简单,就是在收割之前先观察看哪些谷穗最大、最饱满,便将它取下来拿回去晒干保存,没那么大和饱满的则直接收割变成自己的口粮。这是最简单的优胜劣汰,上古时代的先民就是靠着这种简单的办法1点点的驯化各种作物,将狗尾巴草变成了今天的水稻、粟、黍,将稗子变成了麦子。如今自然也不会例外,农民在收割之前便先挑最好的留了种……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培育出生长周期更短、产量更高的稻种?

真的挺期待呢。

襄樊这边的稻谷入仓入,李睿马不停蹄地赶往江夏。

江夏官员自然是知道他的来意,不等他开口便将试验田的收成数据给交了上来。这上面有着上千亩田的数据,每亩产毛粮多少,精谷多少,田亩主人是谁,1目了角。江夏官员可不敢在这方面跟李睿玩马虎眼,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年轻人喜欢较真,敢给他瞎编数据的话他会直接跑到农民家里调查,如果调查的结果与上报的数据不符,那很抱歉,好多人的官帽就保不住了。

从数据来看,江夏郡试验田的占城稻亩产量要比襄樊试验田的要高出5斤左右。这个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是考虑到1户农民拥有34十亩田,每亩高出这5斤,就足够1个壮汉吃上几个月了。看完数据后,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对郡守说:“产量很不错,我很满意,晚稻大家继续努力!”

郡守连声说:“应该的,应该的!”

李睿想了想,说:“征调1万斛新米给大司马运去,她那边需要粮食。”

郡守拱手说:“下官领命!”当即便下去安排了。

李睿又说:“还有,调集3千斛种子给义阳送去,义阳那边闹了蝗灾,稻苗让蝗虫啃光了,必须补种。”

郡守再次领命。

义阳爆发蝗灾是上个月的事情。

大规模战乱再加上日益干旱的气候让中原大部分地区的灌溉系统陷入崩溃,大量土地抛荒得不到灌溉变成旱地,为蝗虫提供了最为理想的繁衍环境,蝗灾变得异常频繁。上个月陈郡就爆发了蝗灾,蝗虫铺天盖地的将陈郡境内的庄稼啃了个精光,然后乌泱泱的扑向周边地区。在颍川,蝗虫大军进展顺利,将颍川境内绿色的东西都给啃了个清光,就差没啃人的头发了。但是在襄城和南阳,蝗虫大军却1脚踢上了铁板,襄城和南阳白天放鸭子下田狂吃蝗虫,晚上在田间地头用火光做陷阱让蝗虫1批批的自投罗网,甚至在两辆马车上拉上1张网然后沿着官道来回的飞驰,将4处乱飞的蝗虫兜住……在南阳和襄城军民严防死守之后,蝗虫大军没能得逞,被硬生生的拍死了。

但义阳那边没这么好的运气,长势正好的禾苗给啃了个精光,气得义阳地方官员想杀人。

这个时候占城稻生长周期短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的生长周期只有3个月,现在是6月份,紧急补种的话到十月份就能收割了,完全还来得及,而传统那些生长周期长达7个月以上的稻种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补种了的。

安排好相应事宜之后,李睿本想渡过长江到前线去见见北宫静,有段时间没见了,想念得很泥!但是想到还有征收税款这么个关系着南阳小朝廷生死存亡的重要任务,他也只能打消这个念头,悻悻地北返,回去主持夏粮征收事宜。

湘州战场。

晋军的战旗在岳麓山上猎猎飘扬,毗邻长沙城的建宁县城被晋军围得水泄不通,34十部巨型投石机和上百部中型投石机对着这座小城发出阵阵可怕的咆哮,带着火焰的石块挟以摧山毁岳之威狠狠砸向建宁城,小小的建宁城上空落石如雨,火光4起,城中叛军惊骇欲狂。

北宫静站在吕公车上,居高临下看着这座城市在众多投石机的疯狂攻击之下崩塌、破碎,露出满意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